第二届运动会(2023)

校园景色

校园夜景

首届运动会-校长发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学习 > 【学习资料】2021年省教育厅韩英厅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学习资料】2021年省教育厅韩英厅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2021年03月18日 14:46:50 访问量:128

按:26日,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省委副书记、省长信长星对全省教育工作提出要求。副省长杨志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十四五”期间全省教育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提出要求,指出方向,明确了工作路径。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韩英同志作了工作报告,对2020年全省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对2021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王建军书记、信长星省长对全省教育工作的要求和杨志文副省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已在省政府内部情况通报第11期印发,现将韩英同志讲话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结合省政府内部情况通报第11期,一并抓好贯彻落实。

 


砥砺奋进 乘势而上

全面开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征程

——202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韩英

 

全省“两会”刚刚胜利闭幕,全省教育系统按照会议精神蓄势待发,全面扬帆起航。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点上,今天我们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盘点总结过去一年和“十三五”的工作,明确“十四五”发展思路,对2021年重点任务进行部署,具有特殊的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建军书记、长星省长专门作出批示、提出要求。志文副省长亲临会议,一会儿还要作专门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报告全省教育工作。

一、2020年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改革发展矛盾交织,巩固提质任务叠加,收官开局历史交汇,教育系统经受了一场百年大考、攻坚大考和治理大考。全省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省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力教育公平和质量,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指标,谱写了奋进之笔的青海篇章,为全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党的领导和德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省委书记和省长以“教育书记、教育省长”的情怀高位谋划与推动教育工作。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20多次研究教育热点难点工作;志文副省长对教育工作倾注了极大的精力和心血,带领我们办成了一批大事实事;各部门齐心协力帮助教育发展排忧解难,形成了全省上下重视教育、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氛围。全省教育系统坚定不移、旗帜鲜明地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报请省委高标准召开全省学校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完善党组织建设标准、评价体系,开展“标杆党支部”“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全省教育系统1080个党支部、19546名党员,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出台《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成立首届学校思政工作指导委员会,承担教育部两项思政课改革试点,举办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大赛,启动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分片区召开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现场推进会,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建军书记带头,各级党政领导干部170余人次走近师生讲思政课,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了强烈的示范引领和情感共鸣,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显著增强。

这一年,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全省教育系统始终把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办教育的永恒追求,在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下功夫。克服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筹措资金30多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学前、义教和高中阶段生均校舍面积增幅分别达到1%5%4%。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省45个县(市、区)中已有32个实现了学前教育全面普惠。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标志性成果,成为全国第24个整体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省,义务教育质量有了根本性改变。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资源投入持续扩大,大班额基本“清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任务全面实现,青海基础教育“有没有”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一年,教育内涵发展和服务能力达到新阶段。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培育工作稳步启动,“1+X”证书制度和现代学徒制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中职学生参加普通高考全面放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本科高校新一轮学位点申报工作拉开大幕,立足省情需求和区域特色,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增设藏药学等4个本科专业,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0.58%。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全面推开在线课堂教学改革,开出3923门在线课程,有力保证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青海民族大学参与建设的我省首个孔子学院落户尼泊尔特里布文大学,实现我省零的突破,教育对外开放迈出崭新步伐。高起点推进西宁大学筹建、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省领导亲自挂帅、谋篇布局,校园规划、专业设置、学科孵化、人员引进工作并行推进、开局良好。加快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大学明确发展定位、丰富发展内涵。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9.03%,有力支撑了全省“六稳”“六保”大局。

这一年,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省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教育脱贫攻坚“补针点睛”行动,推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纳入法治轨道,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生动态清零,实现了应劝尽劝。完善了覆盖各学段的15年教育资助体系,投入资金近20亿元,80多万学生受益,实现了应助尽助。大力实施推普脱贫,深度贫困区青壮年农牧民普通话学习全覆盖,实现了应学尽学。开展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为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全覆盖,履行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援青六省市和国内高水平大学帮扶作用,省内外异地办班和本专科扶贫专项计划规模稳步扩大,为农牧区学生提供了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经过“十三五”期间全系统的持续攻坚、接续奋斗,教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了教育力量。

这一年,教育改革发展迈出关键步伐。我们聚焦社会所需、群众所盼,下大力气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出台《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青海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为青海教育现代化架梁立柱。切实维护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地位,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做好统编“三科”教材推广使用,统筹兼顾各方权益,平稳有序推动教材改革从纸面落到地面。几经论证、数易其稿、科学研判,制定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实施方案,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意见在我省落地,走出新时代青海督导改革的关键一步。稳步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前期研究工作,强基补短的“一揽子”举措有序铺开。

这一年,教育系统队伍建设取得新成就。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落实我省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牵头实施“昆仑英才教学名师”等人才项目,教育人才工作得到全面加强统筹全省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增设《学科素养》笔试科目,提升专业水平、把牢入职关口。将预退休人员编制提前纳入人员补充用编计划,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中小学教师招聘中编制部门审批招聘计划1665个,招聘中小学和特岗教师1900名。继续实施政府购买学前教育保教岗位,省级财政按照每个岗位每年9000元标准给予补助。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学历水平,具有博士学历的本科高校教师达到771人,同比增长11.26%

这一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最深刻的集体记忆。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专项决策部署,压实“五个责任”,强化“三个倾斜”,做到“三个协作”,第一时间谋划推动,第一时间建章立制,第一时间储备物资,以“硬核”的防疫举措和“硬汉”的工作作风,保障了全省大中小学春季学期在全国率先开学复课,130万师生从家中走出来回到学校,以“小手拉大手”的青海实践有力提振了全省乃至全国信心,孙春兰副总理作出批示肯定。全力支援武汉防疫工作,第一时间面向我省赴鄂医疗人员及子女出台教育优惠政策,八条举措让医护人员放心、暖心、舒心,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彰显了人民教育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精心组织疫情下的全省高考,打了一个漂亮仗,确保了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零事故”,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专门致信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我省圆满组织实施高考表示祝贺和感谢。一年来,教育系统经受住了疫情冲击,稳住了教育阵地,守住了校园净土,历练了干部队伍,以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维护了全省总体稳定大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过去一年,青海教育取得长足进步,多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这是领袖思想科学指引的生动体现,是“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在青海落地生根的具体实践,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各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全省教育系统共同努力拼搏取得的丰硕成果,凝结着大家对教育工作的辛勤付出,承载着同志们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在这里,我代表省教育厅党组,向各地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长期以来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省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薄弱环节,各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与东部省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优质资源配置不够均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青南地区基础教育普及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个别地区基础教育学校附属设施建设还不完备、生均教学教辅等资源配备不充足;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对此,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保持定力,奋发有为,以更加坚定的意志、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不辜负全省人民的期望。

二、2021年重点工作

2021年是我国现代化和新青海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征程开启。这是历史交汇期,我们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教育发展也正处在“有学上”向“上好学”有序过渡的连接点上。这是战略转移期,国家首次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我省也进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新阶段。从普及到提质,必然要求超越以前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支撑发展的条件和基础有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这是发展机遇期,国家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省委、省政府将教育强省作为新青海建设的基础工程,这是我们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全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发展抓规划、改革抓创新、安全抓责任、整体抓质量、保证抓党建,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全面加快青海教育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一)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从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工作,把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意识、提升政治能力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深入实施迎接建党100周年“百年行动”,创新学习形式,突出教育实效,持续深入开展“四爱三有”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支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力争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坚持不懈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组织骨干力量集体攻关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培养大学生理论骨干。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理论实践微电影、公开课等系列主题活动,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教育系统党的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一方面抓巩固,全面开展党建工作评价,纳入办学办园考核和党组织书记履职责任体系。另一方面抓规范,持续深化民办学校、教学点、校外培训机构党组织建设,拓宽党的工作覆盖面。再一方面抓引领,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持续开展全省基层党组织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活动,打造一批标杆院系和样板党支部。

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厅党组首先要做好“最先一公里”的示范表率,层层压实责任,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将“两个维护”纳入政治监督,持续推进厅系统内部政治巡察工作。抓好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后半篇”文章,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全体教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争做“两个维护”的典范。

(二)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我们要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回答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持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实。

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要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高度,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课程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大中小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施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打造红色课堂、生态课堂、民族团结进步课堂等特色思政课品牌,促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要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班主任、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专兼职思政工作人员,启动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让传道者自己先明道、信道,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要加强质量建设,围绕思政课讲出真情真诚真理真谛真言,开展专题调研行动,找准制约思政教育质量提升的症结短板,制定《青海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完善思政教育长效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要加强思想建设,用青少年学生能听懂的话语、愿意听的方式,从理论与实践的辨析、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理想与奋斗的结合,讲清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积极推进省、市、县三级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工作,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丰富校园文化载体,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使校园内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承载育人功能,实现校园有风貌、老师有精神、学生有活力。

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教育领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方向。要落实工作责任。深入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推动重大部署、重要任务的落实。要守住前沿阵地。严格实行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加强对高校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意识形态审查抽查,强化网络管控,坚决防范和清除各种错误政治思潮、分裂主义等对学校的侵蚀。要敢于发声亮剑。在大是大非问题、政治原则问题上,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一定要有鲜明的态度、坚定的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语言文字会议精神,科学研究制定全省语言文字发展规划,加强大中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启动学前三年推普行动加大重点地区乡村教师、基层干部、青壮年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力度,深化语言文字科学研究,加快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语言文化经典润乡土工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

积极转变育人方式。以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制定出台我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工作措施。在体育方面,深化“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教学模式,指导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锻炼,帮助所有学生基本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在美育方面,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知识、核心素养、专项特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在劳动教育方面,全面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设置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多渠道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建立社会、家庭、学校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持续开展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针对毕业生、学困生、出现感情纠纷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的学生等,完善及时发现、及早干预、精确疏导心理问题的工作机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聚焦公平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是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教育资源供给,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回应各族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期待。

推动学前普及普惠发展。要扩大普惠资源全面启动实施学前教育薄弱县普及普惠行动计划,加大资金投入,实施新建、改扩建项目,进一步优化布局,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尽快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要提高保教质量,规范办园行为,严把入口关,纠正大班额,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行动计划和“安吉游戏”推广计划。要完善保障机制,落实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健全普惠性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在全省整体通过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检验收以后,我们已进入优质均衡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是义务教育要聚焦的靶心要做好顶层设计,省级层面将研究出台全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在基础较好的县(市、区)进行创建试点。市州层面指导所辖县区落实主体责任,以县为主,分年度推进实施。要加大统筹力度,省、州、县三级协调联动,在教育项目、专项资金、编制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优先保障优质均衡试点地区,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取得实质性突破。要开展督导监测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范围,督促试点地区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规范教学常规行为,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常态化开展教育质量监测,全面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推动普通高中多元发展。制定普通高中专项建设规划,继续加大普通高中建设投入,实施普通高中重点项目,扩大办学资源。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有序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培训,建设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修订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探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基本形成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格局,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制定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发挥省特殊教育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功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规范全省特殊教育管理和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动态比对核查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扩大特殊教育资源供给,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发挥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作用,不断规范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安置工作,提高残疾人接受教育机会;统筹推进特殊教育改革,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注重课程管理、学段衔接和专业设计,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两头延伸”,不断拓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渠道

(四)提升服务能力,推动教育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正处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明确了我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总体布局,实现国家和我省战略部署,需要更多的人才支撑,这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把教育摆在服务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安排。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抢抓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历史机遇,利用东西部地区教育对口支援机制,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要优化学科建设体系,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加快培养我省理工农医类紧缺人才。实施“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推动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联动调整,加大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的培育力度。开展第五轮学科评估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逐步开展本科专业认证,做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稳步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实施本科高校扩招计划。出台《关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适时召开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支持和指导高校加强学位授权点建设,新增一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力争在博士学位授权点实现新突破。支持高校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优化来青留学生结构。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办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建强科技创新体系,支持高校加快特色优势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项目研发等方面彰显高等教育新作为,力争形成一批原创性科研成果,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互通。抓好正确认识高层次人才称号、规范SCI论文指标使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破除“唯论文”等已出台政策的落实。用好支援帮扶体系,落实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政策,健全团队式对口支援高校工作机制,进一步扩大支援帮扶高校范围,将与江苏、上海等有关高校达成的合作意向落实到具体学科、具体项目、具体人员上,支持3所本科高校提升内涵建设,同时,帮助孵化西宁大学学科专业。

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贯彻落实即将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组织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制定出台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质上要广覆盖,实施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力度。稳步推进职业教育人才联合培养试点,扩大试点院校范围和培养规模。继续完善职业院校教学质量诊断和改进体系,不断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规划推进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改迁建工作,完成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培优上要有亮点,启动实施省级“双高计划”建设项目,推进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办好职业技能大赛,推动职业院校与省内产业园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提升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水平。严格执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建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推动青海开放大学转型发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优提质,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进一步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监测工作,持续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助力学习型社会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制定教育主要帮扶政策分类优化调整的意见。紧盯控辍保学,确保动态清零成果持续巩固。加快补齐农村牧区教育发展短板,推进县乡村教育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推动教育公共服务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有序对接农村低收入人口和农牧区帮扶机制,继续实行15年教育资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扎实做好乡村温馨校园创建工作,关心关爱留守儿童,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研究制定《青海省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教育援青和青南支教工作,继续执行面向农牧区和生态保护核心区的专项招生计划。

(五)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办学活力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有三项重大改革要启动实施,必须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为高质量发展挖潜力、增活力、添动力。

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我们已经制定了工作任务清单,总的考虑是以破“五唯”为导向,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以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类”主体为抓手,充分考虑不同领域和不同学段特点,分类分层研究改革思路、提出改革措施、明确实施路径,破立结合,协同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破冰攻坚。

二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方案,通过实施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提质等专项行动,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持续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整体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三是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加快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前期工作,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完善课程教材、选课走班等配套政策,完成对全省高考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条件保障,提升考试命题能力,加强命题队伍建设,聚焦生均教学用房、教师配备、仪器设备图书、教育信息化等方面,编制支撑高考综合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的专项规划。

(六)完善支撑体系,为教育发展赋能增效

办好教育既需要基建投入、资金保障等“硬支撑”,也需要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治理等“软支撑”。我们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实践中,要处理好“软”与“硬”的关系,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突出师德师风,系统检视全省幼儿园、中小学、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落地情况,像抓学生思政工作一样抓好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思政工作,强化政治意识和品质修养。注重教师培养,全面加强师范生教育,优化师范生培养结构,提高培养层次,提升培养质量,深化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落实师范生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加大招聘教师综合素质、学科素养考核力度,完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创新编制供给管理方式,统筹机构编制资源,建立灵活用人机制,缓解教师队伍数量、结构、质量等问题。提高教师能力,实施新时代强师计划,研究出台教师能力提升行动计划,继续实施昆仑领航计划和骨干成长计划,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系列培训、信息技术2.0、“三科”教师等重点培训项目,举办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实行教师培训学分制改革,缓解工学矛盾,提高培训质量。落实教师待遇,报请省委、省政府开展省级优秀教师、教学成果奖表彰,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实行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职称评审政策,对长期扎根乡村的教师给予持续性奖励,落实教师减负清单,保障教师依规行使教育惩戒权,让教师回归育人本位。

促进办学条件标准化。计划投资25亿元,新建改扩建21所幼儿园、45所义务教育学校,启动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工程,实施普通高中巩固提升工程,修订完善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着手解决农牧区学校清洁取暖、洗浴、如厕等问题。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初步完成全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架构,加快教育专网建设、数字校园达标学校建设、省级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提升全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

提升学校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高校内部治理体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高校人员职称、绩效和科研经费为突破点,转变教育治理方式,激发高校办学活力。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健全教育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确保持续实现“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动态调整拨款水平。完善教育督导管理体系,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开展地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分级督导评价,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的评估监测。构建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开展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一体推进、有效衔接的常态化质量评价,突出学生全面成长和综合素质培养,以评价结果引领教育教学。

(七)维护校园安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教育事关国计民生,关系千家万户,每一个孩子进入学校都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注重化解舆情风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今年我省多项教育重大改革逐步推开,不稳定因素、潜在风险集聚叠加。从近年来一些现象来看,舆情成为改革风险的引爆点,预防化解舆情风险必须与推进重大改革同安排、同部署,两手抓、两促进。一方面,要把广大干部师生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充分认清改革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大意义,积极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阵地意识,未雨绸缪,完善措施,统筹兼顾各方利益,防止发生舆情炒作。同时,还要完善舆情处置应急预案,建好网络评论员队伍,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做到时时化解、事事化解。

切实加强校园安全。要改善校园安防条件,巩固校园专兼职保安配备、封闭化管理、护学岗设置、一键式报警器及监控配备率四个100%成果,筑牢校园“三防”根基。要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定期开展校园食堂、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演练,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严格执行教师随车制度、学生家长或监护人接送制度等。要重视和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推动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开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生命健康等专题教育,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疫情防控态势严峻,个别地区出现了集聚性和散发性病例,战“疫”仍在持续,稍不留意疫情就会卷土重来,冲击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全省教育系统绝不能有半点马虎。我们要坚决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思想认识不放松,防控举措不缩水,保障措施不打折,运用好去年疫情防控工作经验,及时、灵活调整防控策略,做好寒假和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坚决稳住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

最后再强调一点。最近各地都在集中精力编制“十四五”规划。关于这项工作,大家要充分认识编制规划的战略意义,认真总结分析各地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各地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历史方位,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认真编制并组织实施“十四五”教育改革发展规划,梳理谋划重大工程,为加快实现青海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同志们,伟大征程已经启航,砥砺奋进正当其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狠抓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努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新青海建设的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一路向前,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1

 

  • 附件(1个)
  • 2021年省教育厅韩英厅长在全省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1).docx (39kb) 下载
编辑:扎西加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中国现代教育网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泽库县西部民族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宁秀乡
联系电话:17397039994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